
1.站在象耳崖绝壁凸兀的巨石上,看云蒸霞蔚、东方日出,彤云漫天、长河落日。瞬间,我顿觉灵魂轻盈,似仙鹤飘飘欲上,在空灵中长啸九天。于是,我似有所悟,瓦屋山,你的原始、古朴、神奇是因为你的宽容与博爱。
2.屋山啊,你其实也和神州大地所有的名山大川一样。你有一样的胸怀,一样的无私,一样的善良,一样的美丽......让天地为我作证,我会永远与瓦屋山相拥!
3.在你的怀抱中长大。终于在一天,我登上你的屋脊,去读你的美丽,去解你的神秘。我就总想知道你为何总是让人魂萦梦绕,并生生不息、无穷无尽?
4.代何绍基称之为"坦荡高原",而在民间则有"人间天台"之说,山顶平台上,1500亩原始冷云彬林莽莽苍苍。由于瓦屋山地处"华西雨屏"地区,森林植被保存完好,因此山有多高,水就多高。林下80多个泉眼,涌流不竭,汇成七十二条瀑布,其中以兰溪、鸳鸯、鸯溪为三条最大的瀑布,而兰溪瀑布全长落差1040米,令人叹为观止。
5.林中,有些古木很安然地倒卧着,无论是生命能量耗尽后的寿终正寝,还是雷击电闪的摧残夭折,都显得坦然安详,有一种此生认命的无畏气魄和悲壮。与它们的气质相比,自以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是多么脆弱渺小,多么委琐可怜。
6.目光之极,你横卧于川西峻岭之上;古树、藤蔓、溪流、飞瀑,还有在你宽大衣袍下庇护着的淳朴、憨厚的青衣人 瓦屋山啊,因为你太浑厚、太博大、太神奇!
7.屋山海拔2830米,是公园内面积最大,景观资源最为丰富的景区,其独特的桌山地貌集雄、奇、险、秀、幽、珍于一体,以原始、古朴、神奇著名,早在唐宋年间就与峨眉山并称"蜀中二绝",山顶上高原耸入云天,原始森林莽莽苍苍,72条飞瀑直泻而下,其中以兰溪、鸳鸯、鸯溪为三条最大的瀑布,兰溪瀑布高达1040米。
8.秋时节,漫山遍野金黄、橘红、深红的槭叶,与合欢树果在蓝天白云下交相辉映,灿若云锦。在白雪皑皑、洁白晶亮的冰雪世界里,墨绿的杜鹃、翠绿的箭竹与绿色的灌木,苔藓点缀其中,顿生一片生机。冰清玉洁的冰瀑、冰挂、冰帘在阳光下熠熠生辉,特别是巍巍壮观的兰溪冰瀑更令人叫绝,如遇上一缕轻雾或一丝斜阳,富有诗意的南国冰雪天地定会在记忆中留下永恒的怀念。
9.屋山玉树琼林之间,各尊雪雕神态各异,仿佛人间仙境。欢乐的滑雪活动带来阵阵笑声,洋溢着无限的生机。晶莹壮观的冰瀑,莽莽苍苍的林海雪原,精巧的雪雕组成了纤尘不染的冰雪世界,显示出大自然无尽的魅力。
10.群群参天古木,粗壮挺拔,也有略小夹杂其间,分布很随意,但那种傲然独立的气势让人顿生景仰之情。是上天有意栽培?还是造化任性装点?我不晓得。但可以晓得的是它见过多少飞鸟折翅、多少绿叶成灰,经过多少人事兴衰、朝代更替,却始终镇静地倔强地站在苍茫大地,兀自挥洒生命的本能,与天空比高,与风雪斗艳。
11.屋山四周围的山上,树都以一种倾斜的姿态随着山势往山顶上聚,已经看不仔细某一棵树的模样,只是一簇簇、一堆堆、毛茸茸的绿均匀的把大山裹住,层峦耸翠是也。
12.屋山上杆湖的景色更美。它就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。白云倒映在湖里,像一群白鹅。太阳倒映在湖里,像一只鲜红的气球。月牙倒映在湖里,像一只弯弯的小船。星星倒映在湖里,像许多闪亮的珍珠。
13.屋山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,空气湿度,风向等条件,极易出现云海,日出、佛光、圣灯等神奇的天象景观。山顶象尔岩是观景的最佳位置。岩下有时云海千里,白浪翻涌,峨眉、贡嘎仿佛两只小船在云浪中沉浮。清朝诗人何绍基对此有形象的描绘:"须臾白雾起,如绵如浪。溶作一天云,匿尽千重嶂"。天色将明未明之时,一轮红日在"海"天一线之处冉冉升起,喷薄而出、霎时霞光万道,气象万千,景象颇为壮观。在晴空万里的午后,风轻云涌,虚空中出现七彩光环,其中人影幢幢,令人心醉神迷。
14.清脆的水声传来,瓦屋山也颇有《水经注》中写三峡的风姿:“悬泉瀑布,飞漱其间,清荣峻茂,良多趣味”。泉水从一些缓坡落下来,从葱茏的草丛里钻出来,又安静地沿着曲曲弯弯的沟涧滑走,柔弱无骨,透明的近乎无,掬一捧在手心,冷冽地刺骨。兰溪瀑布就是这样的水,可是从3210尺的悬崖上摔下去的时候,它们全变成了耀眼的白,是撞击,让这水开出洁白的花。在象耳山庄,看到一幅摄影,拍的是兰溪瀑布的全貌,遒劲的峭壁中间忽然嵌了一道细长细长的白帘,迅速的攫住人的视线,悬崖有多深,白帘就有多长。
15.时,我曾在你脚下的溪边戏水;我想望你的伟岸,你却似少女般羞涩地罩上一层薄纱。你总是让许许多多不知名的或红、或白、或紫、或黄的小花迸出石缝,灿漫于山野、溪畔,定格于我的童心。
16.将七十二匹长练空悬于屋脊那盘根错节、龙枝虬展的云杉之间,那饱经风霜雨雪的云杉,在多少年后,却依然郁郁苍苍,傲岸不羁。更有头顶树皮帽壳,身披棕草蓑衣,手把铮亮弯刀,哼着应山应水悠悠调子穿行于山林中打笋采药的淳朴山民,那,便是你的乳汁养育着的青羌后裔
17.屋山,最先爱上的是它的名字,得名于山形,山形如瓦,好奇特。我从小生活在青黛色的鱼鳞瓦房里,对瓦自是有一种亲切。这个季节去洪雅,太好。车出洪雅城,扑面而来的不是满坝的绿,就是一山的碧,连溪涧里的石头也跟着一块一块长成青色。去瓦屋,却是有遗憾的。
18.年暑假,我来到瓦屋山。啊,这里的景色太美了!你看,满山的树木、竹林绿油油的,就像一幅油画。山下,紫薇花正在开放。火红的、紫红的、浅红的、雪白的,各种各样的花朵就像花的海洋。一阵风吹来,我觉得舒服极了。
19.屋山四时之景不同,各有千秋,春天看杜鹃,秋天赏红叶,冬天观冰雪,夏季里便是这莽莽苍苍的大森林。瓦屋山是森林公园,森林最本色的季节就在夏季。乘坐缆车上行,脚底的树长得实在是茂盛,一株挤着一株,彼此的胳膊腿儿缠缠绕绕,圆形的、扇形的、针形的叶子绿意盎然。
20.从来到这个世界,瓦屋山就一直陪伴在我的身旁。多年来,许许多多秀美的名山大川闯入我的眼帘,却没能阻挡我对瓦屋山的眷恋。瓦屋山啊,我是在你怀抱里长大的孩子。我见证不了你的沧桑,可我却从你饱经风霜的脸上解读出你的昨天。
21.听人讲过很多遍的瓦屋山的杜鹃,说她成丛成片吐放,花色鲜艳,漫山遍野,灿烂如锦,殷红欲燃。我没有见过,我知道的杜鹃是一个故事:古蜀国帝杜宇,死后化为杜鹃,长叫不息,声如“不如归去”,“一叫一回肠”,直叫得口淋鲜血,滴在花上,花即是杜鹃花。真想看一看被杜宇的鲜血浸润过的杜鹃花,见见那种血色,想知道被赋予这样一个凄美的故事的花长得什么样?却不在花期。
22.间忽地从莫名的地方飘来些雾,飞得袅娜而妩媚,一眨眼的工夫就在林间密织了一层蝉翼般的素纱,不理它向前走着,不知什么时候又飞走了,骤起骤散,林里遂又恢复了清澈明朗。一路走着很静,偶尔落下一声鸟叫,清晰的很,柔韧的很,听得出这鸟极力把歌儿唱得婉转悠扬,象荡秋千般冲上云霄再飘飘的飞 ……此处隐藏862个字……了几块褐色的水晶。绿色植物和石头就像两个顽皮的孩子在赛跑一样,跑遍了整座山。
3、挺拔天地,粲然四季,垂范千古,启迪万物。这是梁大山给予乡亲们的厚重酬报。我对于门前的梁大山,仿佛读懂了李白与敬亭山,产生了“相看两不厌”的情感。梁大山是一部辞典,年轻时读它薄,年长时读它厚。“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”,梁大山让人类读了千万年而永远读之不完。梁大山依然那样虚怀若谷,梁大山总是乐于把丰富的宝藏奉献给热爱它的人们。搜寻世上所有的形容词不足以涵括梁大山的睿智。
4、循级而上,半山处停驻,见索道横跨山峦,悬空承载人往复来去,好一个穿云越谷的云谷索道!想像着,半空凌驾,在千米高空眺望山岭,不曾登临,心已慌跳。未及思想太多,轿厢忽的启动,心随之悠荡起来,厢内乘坐数十同行,一时都噤了声,再没了方才的谈笑,仿佛一开口便错失了美景。坐在一隅,紧贴玻璃窗,胆怯下望,那样快速的运行,瞬间掠过急缓的山坡,深邃的峡谷,多彩的秋色,苍翠的松林……淡淡的雾霭,缥缈的浮在山巅,恍如期许的梦幻,曾经真切的向往,而今就在眼前。
5、站在黄山脚下,凝神抬望,但见峰峦起伏,重叠环绕,山路蜿蜒深邃,漫山红叶,织就了深秋的彩锦。静立半坡,倚在古老的松下,只觉自然造物博大,人是那样的低矮渺小。
6、山有雄壮的.风采,山也有朴素的品格。山豪迈,山也俊秀。奇险是山,逶迤是山,平坦是山,突兀是山,温柔是山,呼啸是山。山,时而鬼斧神工,时而又平淡无奇。山的性格是刚强的,不惧怕任何压力,但平素却显得和蔼慈祥,文质彬彬,英俊而柔情。因为有山,流水乃为之改道,因为有山,城市才缘依环绕。大山以浑厚坦荡容纳万世汇聚百川。
7、冽的山风,了无阻挡的轻拂,和着风的号子,漫山松林簌簌浅唱。雨状雾,雾状雨,行走间,就那样随风扑面,粘湿了面颊和衣衫。匆匆穿了山下早备的透明雨衣,才发现,崎岖的山路上,尽是五彩通透的形象。于是,不辨身影,寻了声音来感知彼此。清凉的雨滴,不时从松端落下,那是山借雨雾的别样招呼吗!恭候眺望迎客松、依依话别送客松、并肩齐眉连理松、清雅弹奏竖琴松……知名或不知名的漫山苍松,清颀、伟岸、挺拔、孤傲,深深扎根在瘦土岩隙,成为山的形象,山的代言。站立松下留个影,松峁然无语,人的心中,却刻下一生难忘的印记。
8、天山是我们祖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,连绵几千里,横亘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之间,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。远望天山,美丽多姿,那长年积雪高插云霄的群峰,像集体起舞时的维吾尔族少女的珠冠,银光闪闪;那富于色彩的不断的山峦,像孔雀正在开屏,艳丽迷人。
9、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,是向往田园生活的人们喜爱山的真实写照。山,在人们心中一直充满着诗情画意。宋代画家郭熙对山作了一个很形象的概括:“春山淡冶而如笑,夏山苍翠而如滴,秋山明净而如妆,冬山惨淡而如睡。”山,无论是春夏秋冬,总然是美好的。青山如果加上绿水的点缀,便是远离烦嚣的另一处人间仙境。高山流水,如果伴有瑶琴知音,又该是怎样一种赛似神仙的生活?因为山的魅力,消极避世者总期待“种得春风二顷田,远离红尘万丈波”的生活,虽然只是纯美的想象,但它却承载者数千年无数名人墨客沉重的心灵寄托。
10、庐山冬日,宛如一个虚静、充满灵气的世界,明净淡雅如同水晶,神清气朗如真空,韵味无穷。冬日的庐山,其境、其景、其情、其韵堪称江南一绝。一场大雪,顿使她成为一个浩瀚无垠的白色海洋。原本的蟠蟠群峰、苍苍林木、峨峨楼台……全者变成娇嫩的白色“浪涛”。那白得晶、白得洁、白得纯的浪涛,如鹤如鹅般一群群在这浪涛中浮荡。
11、清晨,我们泛着竹筏畅游漓江。一路上只见漓江两边有数不尽的奇峰异岭,它们一座座拔地而起,各自独立,形态万千。在朝阳的衬托下,有的犹如一个巨人,威武雄壮;有的犹如一只手掌,撑起整个天空;有的犹如一轮明月,在天空半隐半现;有的犹如一根巨棒,直插在天地间……
12、我们乘坐竹筏,飘流而下,忽然,我被石壁上的景色迷住了,这儿太神奇了,形态万千。有的如猛虎下山,只见它张大了嘴巴,怒吼一声,高昂着头,有的仿佛是蛟龙入海,气势庞大,活灵活现。还有这儿……仔细一数,一座山上就有九龙二虎呢,所以它才有了龙虎山之名。
13、一个又一个山包接连起伏,深深的含纳了贵州的山的特色--延绵不断,不见边沿。被广阔的绿所覆盖的一座座山峰,逐个高了起来,在视野里,越来越高,越来越远,渐渐的就被飘渺的云雾所囊括了,给我留下的,仅仅是无限的遐想与向往。
14、忽见前方奇峰异峦在云雾中若隐若现,如仙女们秀颜上裹着轻纱,美极了,看得我都呆了!然而当我们的车终于靠近了她们时,却发现远不如刚才那么迷人,可见许多事情只有在一定距离时才是美的。
15、再往里走,天山越来显得越优美,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,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,密密的塔松像撑天的巨伞,重重叠叠的枝桠,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,骑马穿行林中,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,增添了密林的幽静。在这林海深处,连鸟雀也少飞来,只偶然能听到远处的几声鸟鸣。这时,如果你下马坐在一块岩石上吸烟休息,虽然林外是阳光灿烂,而遮去了天日的密林中却闪耀着你烟头的红火光。
16、这雪峰、绿林、繁花围绕着的天山千里牧场,虽然给人一种低平的感觉,但位置却在海拔两三千公尺以上。每当一片乌云飞来,云脚总是扫着草原,洒下阵雨,牧群在雨云中出没,加浓了云意,很难分辨得出哪是云头哪是牧群。而当阵雨过去,雨洗后的草原就变得更加清新碧绿,远看像块巨大的蓝宝石,近看缀满草尖上的水珠,却又像数不清的金刚钻。
17、你看!那从山顶直泻而下的瀑布好似神奇灿烂的银河一般。这景观真是达到了恍惚缥缈,半似人间,半似仙宛的境界啊!太阳照在香炉峰上,云气雾霭经阳光透射,呈现出一片紫色烟雾,笼罩着香炉峰,犹如人间仙镜一般。这副天然形成的“水墨画”,比任何画都更富有诗情画意,更别居一番风味。
18、走近武夷山,一股清新扑面而来。这种清新,不是清新剂可比的,小草格外绿,这绿不是公园的草坪可比的。每棵树都形态各异,十分美丽。这种美丽,不是路上行道树的千篇一律,而是盘虬卧龙,具有一种野性的美,一种奔放自由的美。空气、小草、大树把我刚闯进这个世外桃源时的污浊洗濯一空,只剩下清新陪伴着我。花儿也不甘落后,虽然不多,但颜色各异,倒也为山添加了些许色彩。
19、回到山下,我们回头看庐山,它已被笼罩在云雾里了,妈妈又教我一首苏东坡的诗:“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。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”让我至今回味无穷。
20、在我老家不远的地方,有一座山叫洋塘山,蕴藏着蔚为壮观的美景。山脉连绵20多里,山势雄伟挺拔,群峰耸列,海拔将近1000米,它与西北边长布镇的石马山宛如热恋中的情人。自然风光秀丽,景观众多,极富神奇色彩。登上山顶,令人怦然心动。那一座座被岁月的风霜侵蚀,如刀削斧砍,变成高低不一的山峰,沉静而安然地陈列于人们的眼前。如果你目睹这些景象,你的内心一定会自然而然地发出“地到无边天作界,山登绝顶我为峰”的真切感叹。